温伟森:返乡创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22-05-23 11:19:12 稿源:大亚湾文明网点击:

  “这块稻田现在正排水晒田,促进水稻根部发育,还能提高土壤养分。”在大亚湾区霞涌街道晓联村径西村小组一块稻田边,“希望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人温伟森蹲下身子查看稻田长势。在他身后,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和玉米随风摇曳,令人心旷神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举措。去年6月,在外创业的温伟森和6位同村伙伴回到家乡晓联村径西村小组,成立合作社,流转了村里480亩撂荒地,种上水稻、玉米等粮食,村里重现田园风光。

  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

  返乡青年回村创业成立合作社种地

  这边是玉米、马铃薯,那边是水稻,放眼望去,初夏的径西村农田里,一片绿意盎然。“合作社计划一年种三季玉米、两季水稻。”温伟森说,目前地里种的是今年第一季粮,其中玉米有300多亩、水稻100亩,还有一些马铃薯、红薯。眼下,一排排玉米秆上结满了一个个玉米,5月底,今年第一茬玉米就可以采摘;7月份,第一茬水稻也将收割。玉米地一亩可产玉米2000斤左右,第一茬玉米早早就被采购商预定了。

  晓联村径西村小组山清水秀,距离风景优美、闻名遐迩的小径湾沙滩不过两公里左右。本世纪初以前,径西村小组以种地为生,水稻、玉米、马铃薯曾是这里的主要粮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村、进城,成为不少农村青年的选择。2005年左右,径西村小组的农田渐渐撂荒。

  新农人温伟森。

  近年来,晓联村党总支部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鼓励村民流转农田,有组织、成规模地种粮,复产复耕。2021年6月,在党总支部引导下,温伟森和同村几个本村青年毅然回到径西村小组,种地做“新农人”。

  “看到村里的农田荒废长满杂草,很是心疼。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对撂荒地复耕复种,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机遇,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回村把这些地捡起来重新种粮。”温伟森说,他从小跟着大人们在田地里干农活,插秧割稻种菜等农活都会。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外打工创业,但童年时期村里美好的田园风光一直刻在脑海里。

  温伟森等人在村里成立了“希望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 ,并买来多台挖机、农机,聘请了几位技术工人日常管理田园。合作社一共7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径西村小组人,这些年都在外地务工或创业。

  撂荒地复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合作社成立后,流转村里的荒地却在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我们挨家挨户去跟村民谈土地承包,有的村民不信任,认为我们拿了地不是拿来种粮,有的村民则一心想着等土地征收。”温伟森说,于是,他们一边与愿意租地的村民签协议,一边整理荒地;一边整理,一边抢抓农时种上第一茬水稻、玉米。等到一块块荒地复垦复耕后,持有怀疑态度的村民纷纷主动上门签租地协议。

  霞涌晓联村径西村小组撂荒地复耕复种重现自然风光。

  撂荒地复耕复种,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据介绍,“希望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农户承包租赁农田,租金是每亩地每年1000元。截至目前,合作社一共流转了村里480亩撂荒地,一年租金近50万元。插秧、种玉米等农忙时节,合作社还会从村里请村民帮忙,每人每天支付工钱200~250元。“闲时在家带娃照顾家里,忙时去合作社帮忙,一个月做十几天就有两三千元收入。”径西村小组村民温汉东说。

  “沉睡”的荒地变良田,村庄变绿了,停留在径西村人脑海里的乡村自然风光重现了,乡愁也更浓了。“我觉得我们现在种的这片庄稼,比小时候父母种的还要美。”温伟森自豪地说。

  如今,晓联村党总支部除了实现径西村小组撂荒地复耕复种,还计划引进观光休闲、亲子田园采摘等多种业态,依托附近的小径湾旅游景区,让径西村小组以及晓联村的产业真正活起来,成长起来。

  文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匡湘鄂

主办单位: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宣传统战办公室、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今日惠州网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今日惠州网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