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华南师范大学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骨干引领、自主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研修共同体。自大亚湾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以来,区宣教局采用项目融合、网络研修和校本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培训新方式,不断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研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西区实验学校老师运用信息技术让课堂更多乐趣。
全区各中小学建立研修共同体
区宣教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底开始,全区各学校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发展情况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础,分别组建了由校长领衔、以教研和电教等人员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团队,研制本校提升工程2.0的实施方案,采用自主选学、实践为主的培训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教学实践和应用研修。
为提升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水平,区宣教局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建大亚湾区校长、园长领导力提升班,研训团队指导力提升班和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班,通过线下校本实践、线上网络研修,进行全方位应用能力水平培训。今年6月,区宣教局分批次邀请专家进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校本实践应用。
与此同时,在区宣教局指导下,全区各中小学纷纷建立“骨干引领、自主选学、团队互助、学校指导”的研修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研修共同体是指由各校科组长牵头组建研训团队,教师根据实际和学科特点自主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交流的学习模式。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将立足自身特点推出不同的典型课例供大家探讨交流。
教师研修氛围浓厚,学生接受程度高
老师轻点屏幕上的“抽号”决定哪位同学回答问题;学生课堂练习做得好,老师拍下来后一键上传到屏幕上供大家学习。近日,记者走访大亚湾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一幕幕有趣的教学场景正是各校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生动呈现。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效果如何?“运用数字技术的课堂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比以前更好了,创新的课后作业也让孩子减负不少。”澳头第二小学教师胡立威说。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点。”在西区实验学校的教师何佳恒看来,自从运用信息技术授课后,他不仅感觉到学生们课堂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也学得更透彻。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后,也为老师的工作减负不少。西区中心幼儿园老师刘翠凤说:“多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法让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信息技术在老师出卷评卷方面的应用也很突出。何佳恒说:“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快速对学生分数进行统计排序,同时还能运用试卷数据库找到高频易错点,搜索相关题型,高效研制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考题。”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曾静妍 通讯员徐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