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的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市要“新增红树林面积1000亩,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记者从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惠州积极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工作,自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9个红树林种植修复项目,总投资约2.25亿元,新增红树林面积预计5000余亩,红树林湿地修复成效明显,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扎实筑牢了生态“第一道海岸防线”。
2023年2月3日出版的《中国自然资源报》,刊登题为《海岸绿堤茂 鱼跃鸟翔集》的长篇通讯,深度推介我市推进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工作的措施成效。
海洋经济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蓝色引擎”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过渡带的一类特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堤、净化水质、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有“第一道海岸防线”的美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海洋经济已成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色引擎”,在我市重点实施的海湾整治及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中,惠东县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便是其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惠东县考洲洋被誉为惠东稔平半岛之心,新建的好招楼市级湿地公园是该县重点打造的集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生态旅游、湿地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自2014年以来,惠东县编制出台《考洲洋红树林保护与发展规划》《惠东县考洲洋地区发展概念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统筹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完成考洲洋红树林营造任务约390公顷。
近几年,考洲洋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作加紧推进。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感叹,承接修复工程后,每一天都在“赶时间”中度过,在和潮汐赛跑。一方面加紧修复,一方面加强保护。惠东县以“零容忍”的决心持续开展养殖与捕捞设施清理整治和红树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对考洲洋海域非法养殖蚝排的打击查处力度,同时推动考洲洋保护立法,用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
自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9个红树林种植修复项目。这是大亚湾志愿者在悉心呵护红树苗成长。
红树林已成大亚湾“城市绿肺”
2月5日上午,在大亚湾淡澳河入海口白寿湾滩涂上,一片沿海岸线修复种植的红树苗紧紧扎根在滩涂泥里,枝叶迎着夕阳与海风,鹭鸟飞翔其间。这片3.7公顷、沿海岸线1.4公里的红树苗是近年根据市区的部署,逐年修复种植的,目前长势喜人,绿意葱茏。
当前,大亚湾区正加快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和国内一流开发区。近年来,该区坚持“生态优先,海陆统筹”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海洋,通过海水养殖清理整治、海岸线整治修复、入海排放口整治、加强海洋渔业执法监管等一系列努力,海洋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这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已成为大亚湾这座石化产业新城的“城市绿肺”。人们在海岸边可以看到,这里原本生长有少量的无瓣海桑、秋茄和桐花等红树树种。自2019年以来,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在淡澳河入海口开展海岸线修复项目,共修复种植了3.7公顷红树林。据介绍,修复种植的这片红树林以本地红树树种——秋茄和桐花树为主。为了确保红树苗成活率,修复种植的都是培育几年已长成一米多高的较大树苗。
“环保达人”王娟恒、曾晓华夫妇是大亚湾环保志愿者团队中的“神仙眷侣”,70多岁的他们一直致力公益环保事业,大亚湾的红树林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在政府的保护和倡导、市民和志愿者的精心呵护下,红树林已成为大亚湾的一张名片。”王娟恒、曾晓华说,这些新种植的红树苗正在潮涨潮落间茁壮成长,扮绿海岸线。可以想象,数年后,这片红树苗将长大成林,成为海岸坚强卫士,为保护鸟类、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重保护和修复好海洋生态环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工作,以全面提升生态安全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目标,统筹市县(区)之力高质量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和资源保护工作。”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市自然资源局加强与财政、县(区)等部门沟通协调,以全面提升生态安全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加快推进;多次邀请专家团队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分析惠州生态本底情况,积极谋划、大力推动海洋生态修复工作;组织开展海岸线综合整治修复论证,全力编制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确保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制度化开展。
同时,我市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推动项目落地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修复好海洋生态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太平岭核电项目中,创新性运用“生态核电”的设计理念,是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与生态屏障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在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中,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开工时,同步开展岸线整治、滨海湿地修复、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修复、海洋资源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促进海域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
统计数据表明,自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9个红树林种植修复项目,总投资约2.25亿元,新增红树林面积预计5000余亩。通过大面积的红树林种植和保护,并将海洋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惠州海岸生态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惠东的考洲洋沿岸、大亚湾的海滨等区域已让海洋生物的和谐生态美景重现,考洲洋区域的红树林,如盐洲岛、好招楼等湿地公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群众赞赏的网红景点和观鸟网红打卡地。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黄旭新 通讯员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