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阅读空间不能止于“看上去很美”
2023-12-20 16:50:00 稿源:惠州文明网点击:

  别具风格的设计、洋溢着时尚味的公共阅读空间,刺激着人们阅读的多巴胺。但文化服务设施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应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内一些城市就出现了公共阅读空间及馆藏书籍利用率低的问题。

  惠州近些年涌现出一批高颜值“书屋”“书室”“图书馆”,如何才能“物尽其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

  一些网友如此描述逛书店:始于颜值,终于拍照。这戳中了部分实体阅读空间的痛处。

  明明以书为媒广交天下友,来客却热衷于拍照打卡,甚至被当成遛娃场所。比如,市区一家书店设有阅读区和儿童娱乐、餐饮等功能区,但平时人气最旺的区域却不是阅读区;惠东某滨海旅游项目配套了一个高颜值的图书馆,但到访游客多为拍照打卡而来,静下心看书的少之又少。

  规模和颜值兼备却没有被“好好对待”,原因在哪?

  电子书、有声书等新型阅读器的出现,对实体书店、图书室造成了直接冲击。今年年初发布的《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同比下降11.77%。

  书库更新慢也是原因之一。新书来得慢,书库的信息差明显,对读者吸引力不够。除了自购,社会捐赠是公共阅读空间重要的书籍来源,其中虽不乏好书,但年代感普遍明显,读者难以捕捉到新鲜感。特别是一些专业类、技术类书籍,知识结构和理论方面往往存在“代差”,影响读者阅读欲望,一些资深读者更倾向于网购专业书籍。

  此外,一些书商固守传统运营方式,押宝于现场体验式营销,缺乏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错过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流效应。

  于是乎,就有人下结论:以纸质阅读服务为主的公共阅读空间,在读屏时代难有作为。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首先,“书香”的传统优势仍在。虽然现代科技让电子屏无限接近于纸张,但并不能完全复刻纸质书籍特有的视觉体验、触觉体验。传统阅读习惯和纸质书籍的稳固、可控性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纸质阅读的“书香”依然大有市场。

  其次,文旅产业发展释放了新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高知”人群热衷于旅居生活,为公共阅读空间带来了可观的流动客源。

  现实情况也在印证,越来越多的公共阅读空间融入市民生活。有市民说,“本想去逛街购物,却在那条街看了大半天书,还拎回一大袋。”

  (二)

  公共阅读空间虽然发展空间巨大,但痛点须打通、思路须打开。如何充分发挥传统优势,以书为媒拓展发展新路径,值得探讨。

  合理更新书库。这是必不可少的“内功”。保持合理更新频率,在供求端更好满足读者需求。坚持直营的西西弗书店以畅销书见长,上新速度和图书流转率都非常高,成功吸引了大量读者。深圳市南山图书馆以“动态馆藏”方式,及时下架利用率低的图书、补充需求量高的文献复本及种类,备受读者关注。有书店经营者说,为每一个走进书店的人准备好书,是一个书店人的责任,好书才是留住读者的根本。这道出了实体书店的“生存逻辑”。

  构建“阅读+旅游”“阅读+休闲”“阅读+研学”等“阅读+”模式。惠州部分公共阅读空间之所以备受喜欢,一大因素是“跨界”跨出新效应,与读者构建起更丰富的互动渠道。国外一些城市探索“阅读+”模式,取得不错成效。比如,日本的茑屋从一家二手书店演变成一个服务当地居民的复合式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又根据客群的需求不断装进宠物美容店、咖啡店、餐厅等多种业态,其T-card积分体系(T-Point)囊括了日本众多店铺,包括日本最大的加油站,消费者身边高频的宅急送、全家便利店等,成为一个覆盖衣食住行的通用货币。

  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有的书商通过网络直播与读者互动,吸引了大批粉丝,比如抖音平台“直播读书”账号有成百上千个,粉丝量也从几十万到1000万左右不等。成都图书馆打造的“城市阅读美空间”,读者使用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可到店免费借阅、到专属区域阅读、参与“城市阅读美空间”举办的阅读活动等,既便利了读者,也提升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阅读方式在变,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更加丰富。公共阅读空间始终坚守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立足内容创新,提供更好的体验式、内涵式服务,人们逛书店就不只是一种情怀,“文明惠州”的时代内涵也将更加丰富。(惠州日报记者凌保康)

主办单位: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宣传统战办公室、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今日惠州网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今日惠州网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