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开发区:绘制“路线图” 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
2025-04-23 16:20:21 稿源:惠州头条APP点击: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还好你们及时跟进,要不然我们的血汗钱不知何时才能拿到。”日前,30多名工人顺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后,对大亚湾开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调解员帮其解决与包工头之间因欠薪问题导致的矛盾纠纷而感激不已。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落实“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高位统筹推进区、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化力量整合,推动治理从“九龙治水”逐渐向“一站统管”转变,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大亚湾开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构建综治中心规范运行体系

  走进大亚湾开发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综合受理窗口前耐心解答群众问题。一旁,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等部门进驻室一字排开。

  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对标上级工作指引,按照“区级主战、街道联动”模式和“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推动区、街道综治中心全面落实规范化建设。区综治中心与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科学设置了引导受理区、多元调解区、指挥调度区,推动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一窗受理、双线分流、依法办结”。各街道综治中心与街道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根据实际设置了相关功能室。

  “过去群众反映问题要跑多个部门,现在群众有问题、有矛盾,到综治中心就能‘找个说法’。”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采取“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信访以及社管等部门常驻,其他部门轮驻或随驻”等方式入驻,同时吸收工会、妇联力量进驻,发挥群团组织在劳动权益保障、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入法律咨询、心理服务、公益性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解决纠纷渠道,基本实现“一中心多功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能够及时给出解决办法。

  建立矛盾纠纷规范化解机制

  “多部门联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平和温度。”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后,某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今年3月初,大亚湾开发区内某企业一员工突发疾病去世,死者家属与企业、劳务派遣公司因赔偿问题僵持不下。街道综治中心组织相关调处力量开展了数次调处仍未能实质化解,将事件上报区综治中心请求协助处置。区综治中心召开研判会后,立即组建专案团队,并开展调解,多日居中斡旋协调,最终促成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并顺利签订人民调解书。

  矛盾纠纷化解是综治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而矛盾纠纷能够及时、有效调解的背后,是一套完备且高效的机制在提供坚实支撑。

  区综治中心始终秉持“调解优先、依法解纷、信访托底”原则,构建起矛盾纠纷“全流程闭环化解”机制,通过“登记受理-先行调解-风险研判-分类流转-跟踪督办-案结事了”闭环工作流程,实现问题处置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绘制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流程图,积极引导群众运用调解、行政复议、诉讼等途径定分止争,确保将矛盾风险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同时,大亚湾开发区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及轻重缓急,建立了“中心发起、部门响应、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联动协调机制,即经分析研判后对一般性事件启动常规联动,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经快速研判后启动紧急联动,切实发挥区、街道综治中心枢纽作用,有力强化了资源力量的统筹整合,提升整体协同效应。

  此外,区综治中心严格落实“日排查、周研判、月调度”工作制度,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重点做好涉重大项目不稳定因素攻坚化解。值得一提的是,区综治中心还对登记受理、系统流转的矛盾纠纷办理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督办,确保矛盾化解工作实现闭环。“街道、部门接收矛盾纠纷案件后,原则上应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若矛盾纠纷较为复杂,可延长10个工作日。‘案结事未了’的仍由相应职能部门或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引导工作。”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持续完善机制,大亚湾开发区还通过智能化技术为社会治理赋能。在区综治中心的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联控系统,可与3个街道实现会议联调、实时调度。同时,依托“粤平安”综治中心业务系统,全力构建“社会治安形势动态分析、社会矛盾纠纷全程可溯”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研发“和美湾”大健康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心理“问需-评估-服务-跟进-反馈”无缝衔接。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综治中心积极统筹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开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有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打造多元化解资源高效融合新平台

  王女士是大亚湾区晴萱心理咨询发展中心的负责人,她和同事已进驻区综治中心多年,在区综治中心开展以“心调”为先导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很荣幸成为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中的‘N’,看到那么多人经过疏导解开心结,我很欣慰。”王女士由衷感慨道。在她看来,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综合治理是很有意义的创新实践,这一举措从“治心”的角度切入社会矛盾化解,体现了治理朝着精细化、人性化转变。近年来,其心理机构凭借专业“心调”化解各类矛盾案件500余宗,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

  像王女士这样专业性强、调解工作经验丰富、参与到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消除了一个又一个风险隐患。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成立了区综治中心暨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了公益律师队伍,设立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持续推动律师等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今年以来,律师、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力量直接参与化解重大矛盾纠纷 11宗。同时,该区还成立了大亚湾国际仲裁中心,引入线上争议解决服务、跨境商事纠纷调解、仲裁确认等规则,截至目前共受理案件总数275宗,总争议金额2.2亿多元。

  此外,大亚湾还通过强化机制建设,不断激活群防共治力量,充分整合联防队员、村(社区)干部、网格内党员、社工、志愿者、退役军人等社会力量,深入推进“和美网格”治理,让基层网格化治理根基越发牢固。

  接下来,大亚湾开发区将持续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功能,拓宽中心工作机制优势,推动综治中心成为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全面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为大亚湾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打造“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崭新样板。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欧阳德辉 通讯员郑钧 林美清 何惠

主办单位: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宣传统战办公室、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今日惠州网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 reserved. 今日惠州网 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惠州日报社